7.21.2009

Lightweight Structural-Steel Beam



LiteSteelBeam(LSB)輕質鋼梁,是一個新的專利的冷擠成型鋼梁結構
結合了熱軋鋼的強度以及複合木材的易施工性的金屬樑材
與熱軋鋼構能夠承受一樣的重量,
但卻可以以人工的方法加以施工譬如:材切、釘、焊接、鑽孔、自由地與其他材質建材結合
重量約為6-12 磅/英尺(約為8-16公斤/公尺),大概僅有熱軋鋼樑或複和木樑的40%重量
(雖然不至於把他扛在肩上)但卻能夠有效地拉高施工效率以及降低施工難易度






http://www.litesteelbeam.com/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Pin It

7.18.2009

Ground



於Kingston University畢業的畢業生Michael Antrobus設計的文具系列
包括兩只剪刀、T型尺、膠帶台、刀片
利用標準規格的量規定位板(Gauge plate)來加工
製作這種工業測量工具的是擁有高品質的鋼材
通常這種鋼材用於製作工業模具、工具、刀具等
這組作品非常令人讚賞的是他極簡的精神
從材料,公制的原料規格,單一的材料;製程,只經過沖壓、彎曲、磨出刀口;以及造型
作品也創造了另一種鋼材產品的可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Pin It

7.16.2009

Tara Mullaney



畢業於AIC (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的設計師Tara Mullaney設計的幾樣有趣的互動產品
一個當咖啡冷掉時顫抖的咖啡杯
一張坐上去會開始變得溫暖的椅子
一個加熱後把手會樹立起尖刺的平底鍋
雖然並不是非常的實用、可行,但卻鮮明而且有趣的跨出故有所謂人因設計的框框
人因以讓使用者能夠與產品產生良好的互動為前提
多是在輔助產品更能夠讓人使用
但是這個設計這樣強烈地以非語言的方式傳達一種產品的訊息
讓我重新思考怎樣的程度叫做user friendly
使用者使用一個產品能夠如此強烈、清晰的接收到產品的訊息嗎
或許人因設計應該不只存在於輔助,而是產品設計的主軸
如過能夠放大人因的設計,將會是一個好的並且有趣的設計方向




Porcupine pan


Fever chair


Shiver Cup

http://taramullaney.org/home.html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Pin It

smart fabric




smart fabric是由MIT的教授Yoel Fink帶領的研究團隊研發的纖維布料材質
將是一種可以偵測環境光源的波長及方向的纖維
稱為"環境光成像布料(ambient imaging fabric)"的技術
終極的效果可能是將使用者環境的景像"複製"(或成像)在自己的衣服上
目前技術上,已經可以將感應器準確的置入纖維當中,傳遞、彙整外來光源的訊號
並且研究團隊試圖將纖維的大小縮小
這項技術我想未來的發展前景可能可以成為巨大的照相機或是製作一套隱形的衣服。



http://news.bbc.co.uk/2/hi/technology/8143936.stm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Pin It

7.08.2009

Black Pyramid House



由Suppose design 設計的私人住宅位於日本愛媛縣西条市
以日本最早的建築型式"竪穴住居(pit dwelling)"為發想的主軸
房子的一樓有部分隱藏在周圍的土坡裡,利用土坡的壟起保持住戶的隱私
但從屋內往外看又可以引入陽光不會有所遮蔽
房子有三層樓,第一層為主要的起居空間,第二層為主臥房,
第三層最引人注目的空間為小孩的臥房,天花板挖空引入陽光,
雖然置身漸縮的空間卻不至於感到壓迫




豎穴住居









http://www.suppose.jp/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Pin It

7.02.2009

wajima collection



Bouroullec Brothers(Ronan & Erwan Bouroullec)在旅遊日本北陸能登半島的輪島市(Wajima)後
與當地的漆器工藝師合作的ㄧ系列以重新詮釋漆器為主的產品
這一對來自法國的設計師兄弟,重新塑造了他們眼中的日本傳統工藝
特別的是,雖然是重新思考漆器產品的可能,
但是他們並沒有偋棄原本日本傳統工藝品充滿禪味的幾何與垂直水平的設計
色調與與整體感覺依然延續著傳統漆器給與人們高貴、極其精緻、細膩、平滑的感覺
但在延續這樣的感覺之後又有著現代設計的元素在其中
其中的元素也就是利用傳統沈金(Chinkin)的方式在產品上刻上他們的標誌
主要在聚焦呈現漆器的視覺、觸覺、重量與姿態
造成整體的設計超脫了日本的地域限制,讓世界都能夠理解、欣賞、擁有這項日本傳統工藝
這個系列產品是非常成功的將傳統工藝作轉化、重新設計、將工藝昇華到另一個層次
通常在發揚文化傳統工藝的作法是越能夠全面的解釋這項工藝越能夠達到宣揚的效果
但全面的解釋之後,這項工藝的精神或是他的歷史終究不能被外人所了解、接受
這系列產品保留了製程、形態的精髓但利用更現代的方法推銷這項工藝
Bouroullec Brothers對於這項日本工藝元素的取捨在這系列設計當中是非常精彩的一部分


桌燈



托盤與盤


LED情境燈


隨手鏡(不鏽鋼拋光鏡面)









http://www.bouroullec.com/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Pin It